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我国不适合巴氏奶

2012/5/1 16:0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近日,我国乳品新国标低于国际标准的话题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内蒙古奶业协会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奶业标准是基于国情制定的。此外,关于巴氏奶和常温奶的争论,那达木德也表示,“没有什么意义”。他认为,这两种牛奶只是新鲜程度和活性物质方面存在差异。当前我国乳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怎样保证让所有人都喝上牛奶。

再说“国情论”

此前,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造成细菌超标完全是收奶站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他解释说,牛奶在刚离开乳房的一瞬间,其菌落总数其实非常低,每毫升不过3000—5000个,最多也不过1万—2万个,而之后能达到200万个,主要是在牛奶离开乳房进入加工环节这一时间段造成的。在从牛奶挤出送到收奶站之前,农民可以用冰块包住牛奶的容器,这土办法不难做到,效果也很好。

对此,那达木德回应说,这是不可能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没有常识。

那达木德说,刚挤出来的奶,菌落总数不可能是几千个。在发达国家牛奶刚挤出来的菌落总数也在2万个以下,我国先进的牧场,刚挤出的奶,菌落总数已经控制在3万个以下,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

至于在加工环节的污染,他认为也是不可能的。现在绝大部分奶牛都实现了机械挤奶,牛奶一挤出来,便通过管道进入了冷藏罐。在这一过程中,对菌落总数几乎没有影响。而真正难以避免的,是散户养殖。因为养殖环境不好,牛在俯卧的时候,乳头很容易感染,易患乳房炎。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仍然是手工挤奶,这就避免不了人和容器对牛奶的感染。

那达木德表示,我国目前的乳业标准是充分考虑到目前我国奶业发展状况后制定的,是十年来的摸索和总结,并不是哪个专家或政府要员可以左右的。

他说,中国人从开始饮奶,到现在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牛奶摄入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奶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从农户养殖的“小、散、乱”尽快实现规模化、优种化、集约化。让消费者多消费牛奶,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每天能喝上一斤奶。

消费格局等因素决定现阶段更适合发展常温奶

巴氏奶,又称巴氏乳、市乳,是由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它的特点是采用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

目前我国奶业市场以常温奶为主打,而在海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则提倡发展巴氏奶。那达木德坦陈,巴式奶要优于常温奶,是我国乳液长期发展的方向。但巴氏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10年时间,结果证明,发展缓慢,“现在仍然是10年前的水平”。

他进一步解释说,我国的冷链物流处在完善阶段、居民消费水平还处在初期阶段。巴氏奶的保温期一般只有7天,从生产到消费,这对冷链物流提出了相当大的挑战。另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否有能力消费巴氏奶,也是个问题。

那达木德认为,我国的消费格局、市场供求等因素决定了现阶段更适合发展常温奶,因为常温奶的保质期长,适合于长途运输,这会让远离生产基地的消费者,也能够喝上牛奶。

他认为,以常温奶为主的生产方式,是我国乳业市场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经历了优胜劣汰后逐步形成的市场格局,不是人为因素可以左右的。这种生产方式也非常适合奶业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牧区的产业发展。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