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05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三聚氰胺事件自此曝光,至今,历时整三年,很多人由此命运被改变。而这几年中,层出不穷的化学名词让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人最为关注的话题。时下关于乳业新标准争议就是一例。我们实有必要将2008年作为反思基点,从中窥出中国食品安全的黑洞到底在哪里。
被遗忘的宝宝们
谢良兵
龚畅(化名)的手机里依然保存着两年前中国乳业制品工业协会发来的三鹿道歉短信。短信中,三鹿等22家问题奶粉企业“深表痛心,真诚道歉,祈求原谅”。6月23日下午,给本报记者看短信时,龚畅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挤出一丝苦笑说:“我都留着呢。”
半个月前的6月8日,中国乳协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近3年来有关三鹿婴幼儿奶粉赔付情况。乳协称,他们协调有关责任企业出资筹集了总额11.1亿元的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赔偿金。
在官方统计的30万结石宝宝家庭中,龚畅属于那近3万未领取一次性赔偿金的家长。龚畅的小儿子2007年7月出生,3个月大时开始喝三鹿奶粉,直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在第二年的9月11日彻底曝光。8天后,孩子被查出肾脏有3.9×2.5mm的结石。
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发生改变。
维权的终结
在当时河北发放的赔偿文件中有两份协议。一份是《致患儿家长的一封信》,也就是所谓的赔偿协议;另外一份是《拒绝接受患儿赔偿金登记表》,其中写明:“由于患儿病症严重,发放的赔偿金数额不能接受并拒绝签字,我将依照法律程序依法提起诉讼。”
龚畅选择的是后者。不接受赔偿,意味着可以选择诉讼的方式进行维权。2008年10月29日,多名受害患儿家属将起诉三鹿的诉状,递交至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人民法院,寻求诉讼赔偿。龚畅是当时6起讼案中的原告之一。
由于诉讼需要提交一笔诉讼费,但受害者家庭大多不富裕,希望能开特困证明进行费用减免。然而,龚畅在未开到这个证明之前,就被法院告知,此案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受理,新华区法院仅受理河北省内患儿的起诉。
最终,龚畅的起诉案在北京市大兴区法院立案。一年后的2009年,龚畅接到法院通知,案子11月10日下午开庭。但3天之后,他们又被通知原定的庭审被取消并无限期推迟,对此,法院并未解释具体原因。
不过,11月27日,北京市顺义区另一宗患儿告三鹿的案子在国内首次开庭,被告代理人庭上出具了一份裁定书,表明11月20日石家庄法院已裁定三鹿集团破产程序终结,三鹿对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零。
这意味着,龚畅他们原本告的三鹿集团已经不再作为诉讼主体。随后,他们将被告改为三鹿集团的破产清算小组。但案子至今也未通知开庭审理。一直代理相关索偿案的彭剑律师透露说,他的手中仍积压了200多件毒奶粉的案子。
龚畅曾通过一个网站和其他家长交流。这个网站的创办人也是一个患儿的家长。
原本希望通过对三鹿的诉讼来推动重大安全食品事故赔偿问题更制度化、法律化的想法不可行,这也让众多受害者家长对追诉一事噤若寒蝉。在志愿者今年5月份对部分患儿家庭做的抽样调查中,许多家长表示“现在对这件事情已经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