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关税下调在即 洋奶粉搭上涨价“末班车”

2012/5/1 16:12

 新华网上海12月21日电 (记者 周蕊、周琳、陈爱平)就在2012年1月1日即将下调进口关税的“节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年内的又一轮涨价。在毛利率已经很高的背景下,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专家指出,这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洋奶粉在中国培育和抢占高端市场的意图明显,而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的缺失更是让洋奶粉“牛气十足”。

关税下调在即 洋奶粉搭上涨价末班车

1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自2012年1月1日起,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其中就包括婴幼儿奶粉。

而就在即将进行关税调整的“节骨眼”上,洋奶粉完成了又一次涨价。惠氏公司日前表示,旗下高端产品“启赋”系列将提价10%左右。目前900克一桶的惠氏“启赋”一阶段奶粉售价为378元,调价后为408元,“启赋”系列将成为市面上又一个价格跨入400元大关的奶粉品牌。

惠氏公司方面表示,惠氏旗下高端产品“启赋”从12月开始在各地陆续提价,年底前完成全面价格上调。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配方优化以及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对蛋白质等部分营养素含量进行了调整,由此造成的生产成本上涨。

惠氏并不是唯一涨价的洋品牌。记者走访上海多家超市和卖场发现,和上一轮涨价后相比,奶粉价格普遍有了10%的涨幅。比如,“合生元”金装婴儿配方奶粉900克从277元涨到290元,澳优“能力多”一阶段奶粉800克从298元上涨到328元,雀巢超级“能恩金盾”(配方)奶粉900克从286元上涨至298元。

全职妈妈赵晓(微博)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1岁的儿子每个礼拜要喝掉近2桶900克一桶的澳优“能力多”奶粉,每个月光是花在奶粉上的开销就要近2000元。本来还盼着进口奶粉关税下调,打算等一等再买的,现在看势头不对,只好先买上,连续涨价实在是吃不消啊。”

事实上,洋奶粉“不约而同”涨价早有先例。今年6月惠氏以“更换新包装”为名,1阶段金装“爱儿乐”(900克)从235元涨至248元,2阶段金装“健儿乐”由198元涨至223元,3阶段“幼儿乐”从185元涨至198元;同期雅培等品牌奶粉涨幅也在10%左右。

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也显示,2006年洋奶粉提价最高幅度达22%,2007年最高10%,2008年最高20%,2009年最高10%。如果按照最高涨价幅度计算,从2006年到2009年,洋奶粉最高涨价幅度累计达62%。

洋奶粉“一年四涨” 关税下调能否阻其脚步?

专家指出,洋奶粉涨价“底气”正是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态和对国产奶粉的信心缺失也是促使洋奶粉“想涨就涨”的重要原因。

海关统计显示,外资品牌凭借其品牌自身、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奶粉尤其是婴幼儿奶粉市场具有垄断性地位,目前有80%的高端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品牌奶粉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AC尼尔森公司关于中国奶粉行业零售情况的报告也显示,目前中国内地排名前十位的奶粉品牌中,有5个为外国品牌,分别为多美滋、美赞臣、雅培、惠氏、雀巢,这些品牌总计占据内地奶粉市场份额的五成以上。

对于惠氏的“成本涨价论”,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认为,这一说法“站不住脚”。据介绍,奶粉主要原料国际奶源从8月份开始显示出了下降的趋势,配方原料的价格也在下跌。而且现在市面上的婴幼儿奶粉的毛利空间普遍达到30%-50%,因此即便是原料或者物流费用出现微涨,乳企也完全可以覆盖这部分费用。“洋奶粉涨价更多的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一个策略,由于提价对市场占有率影响很少,对利润总额反而有所提升,涨价并不是迫不得已。”

专家认为,鉴于洋奶粉定位于高端市场的营销策略,即使关税进行了下调,消费者可能也很难从中享受到太多的实惠。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表示,洋奶粉、化妆品等在中国都有其各自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会继续维护自己高端市场定位的形象。”

终结洋品牌“硬气” 国企当自强

针对洋奶粉“不约而同”的涨价,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奶粉市场早就已经实现了自由竞争、自由定价,成本压力导致的企业调价是一个市场行为,物价部门不能对其价格进行直接干预。而对于涨价是否涉嫌串通、操纵价格、价格联盟等情况,调查取证又比较困难,导致价格管理比较困难。

要想改写洋品牌受宠、国产品牌备受冷落的局面,专家建议,应加强奶业发展规划,加大奶牛养殖等基础投入,引导奶农科学养殖、规模养殖,增强抵御奶源风险的能力。同时,引导奶业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严格监管,树立品牌形象,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增强高端消费市场竞争力,加大对进口奶粉的替代力度。

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洋奶粉涨价却仍然受到消费者青睐,显示出内地乳业信心体系亟待重建。中国的乳制品企业需要潜下心来重建信心体系,同时通过透明化生产过程等手段向国人证明自己的品质。

事实上,洋奶粉也并非是“质优”的代名词,近年来洋奶粉也爆发了类似雅培“甲虫门”、美赞臣“金属门”和明治“召回门”等众多质量门事件。专家指出,想要终结洋品牌“硬气涨价”的局面,国有奶粉除了要做到质优价优外,营销策略也应相应调整。

曹明是表示,国内乳品企业还应学习洋品牌危机公关的技巧。尤其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理性、虚心地接受消费者的批评和监督,做好售后服务,培育消费者的忠诚度。

原文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11221/002870.htm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