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04
实验2
明火燃烧
结论:超薄袋(火焰右)黄绿色带黑烟,有毒
实验原理:聚乙烯可连续燃烧,燃烧过程中会像燃烧蜡烛一样有连续的流滴状物质产生,气味是一种蜡味。聚氯乙烯不易燃,燃烧时冒黑烟,伴有刺鼻气味,火焰呈绿色。
实验过程:超市购买的环保袋,打火机一点就着,火焰呈黄色,不断有流滴状物质产生,味道和烧蜡烛很像。菜场里拿的超薄塑料袋点燃后不会持续燃烧,火焰边缘呈绿色并伴着黑烟,味道也很呛人。
实验结论:超薄袋含氯元素的可能性很大,也不排除加色母料和回收料,有毒性。
实验3
红外光照射
结论:超薄袋光谱(右下)较乱,不能装吃的
实验原理:不同物质用红外线照射会产生不同的光谱图像。
实验过程:将两种塑料袋分别剪下一块,放在红外光谱仪上。环保袋的光谱图结构单一,主要物质就是聚乙烯;超薄袋主要物质是聚氯乙烯,光谱图结构非常杂乱,同时含有多种有待逐一排查的未知物质。
实验结论:“以我经验,这个超薄袋子肯定是不合格的,绝对不能与食品接触。”向斌说,食物中的油脂、水分,与塑料袋接触后很容易发生一些难以判断的化学反应,如果食品本身自带温度,则加剧了反应的进行。
张筠 薛玲/文 张筠/摄
如何辨别“有毒”塑料袋
对于如何辨认是否在聚乙烯塑料袋中掺入有毒回收料,向斌提供了两个方法:
1 看外形。看塑料袋是否出现明显气孔和杂质,基本可以判断出塑料袋是否掺入了再生塑料。“再生塑料中杂质没有清洗干净就吹塑,吹塑过程中熔化后的聚乙烯流动性变差,就会出现气孔、异物,最终产品强度变低。”。
2 用酒精擦拭。“为了掩盖回收料的杂色,生产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色母料,给塑料袋染色”,用手用力揉搓几下塑料袋,发现有掉色的情况则说明塑料袋添加了大量色母料,原料有猫腻。“正规的塑料袋,要用酒精擦拭10分钟不脱色才算合格的!”
本报记者 张筠 薛玲
很难管!
工商:“查”起来力不从心
那么,现在超薄袋广泛被使用,是监管部门“不管”了吗?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事实上,面对三年前就实施的“限塑令”,南京的工商部门不能说没在管。就在限塑令实施的第二天,南京江宁工商局就向该市的一家超市开出了全国范围内的首张“罚单”。然而,对于频繁“管理”的结果,工商部门的一位人士却私下对记者坦言,他们真的感到“精力有限”。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以他们工商所为例,人员就十多个,而辖区内的农贸市场就有3个。就拿辖区内的一家农贸市场来看,在2008年的半年时间内,他们就至少突查了10余次。但过后他们发现,这就像“猫捉老鼠”,检查时,使用超薄塑料袋的人就少一点,但时隔不久,却仍是老样子。
而且处罚力度也比较小。小商贩们一天的营业额三五百元,执法人员对其处罚时,金额多在数十元至百余元间,这样的处罚力度显然很难起到警示作用。
怎么办?
观点1:取缔超薄塑料袋厂家
“重要的是从源头堵住超薄塑料袋的生产点,没有了这种违规塑料袋,自然商贩就没法送了。”一位管理方人士建议说。目前的现状是,一些摊贩获取塑料袋还很便宜,给使用提供了便利。
因为数量庞大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塑料袋厂家还大量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彻底取缔,仅靠自律和在使用环节治理,就有点力不从心。而对于被取缔、实行转产的厂家,鼓励他们生产纸袋、可完全降解塑料袋等环保制品。
观点2:研制替代品,且要便宜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认为,人们依赖塑料袋已经太久,在没有其他替代品的前提下,突然停用是不可能的这三年来的事实已经给予了证明。因此在让人们养成少使用塑料购物袋习惯的同时,加紧研发出轻巧、安全、环保的塑料袋替代品是当务之急。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替代品一定要便宜否则一次一两元,由于是常用消耗品,一般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陈郁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