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05
“我告诉你个秘密。”
6月21日中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王丁棉偶尔会这么开头,讲些奶企“内幕”,但出于谨慎又让记者不要公开。
王是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因为对奶业的批评大胆直言,被称为奶业“大炮”。几天前,他在一个奶业论坛上“炮轰”奶业新国标,称其为世界最低最差,再度引起关注。
去年底出台的奶业新国家标准要求,奶源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8%,细菌数不超过200万个/毫升。新标准不进反退。1985年制定的旧标准要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细菌数为不超过50万个/毫升。在国际标准中,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20万个/毫升。
三聚氰氨事件爆发后,王丁棉等“挺鲜派”一度认为,巴氏奶(用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鲜奶)将迎来转机,但过去三年,依然在常温奶紧逼下节节败退。
因此他对奶业现状很不乐观:“现在的牛奶真的安全吗?你能保证绝对没有抗生素、药物残留吗?没有病牛产的牛奶充斥进去?没有激素成分?”
标准降低就可收到更多奶源
经济观察报(微博):你认为以前的奶比现在更好吗?
王丁棉: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牛奶很纯洁,很干净,很安全,所有后期添加的东西都不放,那时中国主要是巴氏奶。
牛奶本身就不应该有添加物,不能添加三聚氰胺、水解蛋白。没有这些,是很正常的。现在检查出没有,就说是历史最好时期,这是不客观的,细菌、激素残留和药物残留,这些有没有检查过呢?
现在中国奶业能回到原点已经很不错了。
经济观察报:你曾经公开表示,奶业国标的制定已被几家奶企龙头绑架。
王丁棉:伊利、蒙牛参与制定了其中四五个标准,都很要命,包括生奶、常温奶、巴氏奶等。酸牛奶的标准是上海光明制定的,上海光明的酸牛奶技术超前,伊利、蒙牛做不到,就极力反对,在讨论阶段要求降下来,以迁就它们。这次新标准制定过程中,地方奶协和专家提的20条意见,仅有1条被采纳。
伊利、蒙牛为什么要把标准降低呢?他们目的很清楚,标准降低了,可以收到更多的奶源。低标准的奶源全都流到常温奶,巴氏奶这边要求的奶源品质较高,你收不到,就做不了生意了,那市场就归常温奶了。这种市场竞争根本不用价格战来打你,从奶源就把你断了。
经济观察报:反驳你的观点认为,中国很多奶源无法达到旧标准,新国标出台是迁就“国情”。
王丁棉:从牛奶乳房挤出的牛奶细菌数量3000~5000个/毫升,只要在挤奶点附近就近加工,及时加工,或及时降温,并做好各环节的消毒,细菌量就能有效控制。但农民连一套简单的降温设备都没有,这相当于有汽车但没有方向盘。
这些做不到,细菌就会以几何级速度繁殖。实际上很多奶源都是第二天才加工的,当天加工非常少。细菌数200万个/毫升的标准是想当然想出来的。
奶源收购价低,奶农饲喂奶牛的饲料既少又差。其实只要喂奶牛足够的优质牧草等,便可在3天内让从奶牛乳房挤出的奶蛋白质含量更高,和奶牛的体质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