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06
冰火两重天
从上述扩张图景很难想象出,一年前中储粮还在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变化的漩涡中挣扎。
2010年6月的夏粮收购,国家引进了中粮、华粮和中纺参与其中,中储粮执行收储的特权被打破。此后10月,因牵涉到助推粮食收储市场价格影响粮价调控之中,中储粮又被叫停了“储备吞吐轮换”粮油之外的所有商贸业务。
至此,中储粮在国家粮食调控政策中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很大影响。
事实上,自2000年成立之日起,国家对中储粮的定位就是“大粮仓”,期望以其掌握的充足粮食储备来稳定国内粮价。但近年来由于中储粮开始从事“经营性业务”,逐渐模糊了“政策性”和“经营性”两个角色之间的界限,引发了业内人士对其“定位”的一致质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储粮介入粮食加工业,向“大粮商”转型,是从2007年4月包克辛从贵州省副省长调任中储粮总公司总经理开始的,但据本报了解,早在2002年7月,中储粮就挂牌成立了“北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粮食储备和加工贸易等经营业务。
2004年,中储粮制订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与规划时,提出“建成集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粮油企业”。此后中储粮成立了东莞市粮油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粮油产品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及国际化贸易。
一位前中储粮老员工告诉本报,在中储粮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就一直有大举介入粮食加工、贸易的计划,但由于国务院对中储粮“专职从事政策性业务”的明确规定,真正在粮油加工领域迈出的步子很小。
实质性发展是在包克辛上任中储粮总经理之后。据上述老员工透露,包克辛曾在原国家计委和国家发改委任职,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都有熟络的人际关系,也很熟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按照中储粮高层的想法,如果仅仅掌握原粮,会大大削弱粮食调控的效果,“适度发展粮油加工”是中储粮的必经之路。
从2008年开始,中储粮相继向市场推出“龙系”、“隆鼎福”、“华夏粳华”、“盛湘”等大米品牌产品,以及“东鼎”牌面粉品牌产品,在植物油产品方面也开始涉及。中储粮在粮油加工、贸易等经营性业务的发力开始显现效果。
尽管国家粮食决策部门和部分官员对中储粮这一做法表示质疑,但由于去年以来包括粮价在内的农产品出现异常波动,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之中储粮和有关方面向决策部门提出一些有利于中储粮的粮食调控改革“建议”,导致决策层将调整粮食调控政策的天平倾向了中储粮。
一位中储粮内部人士表示,中储粮从涉足上游种子、化肥等农资市场,到拓展中下游粮油终端市场,主要是受到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决策部门的倾力支持,其中部分还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并得到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市场调控项目。
他同时透露,在经历去年的多重“波折”之后,中储粮被有关决策部门认定为,是培育和扶持执行国家粮食调控政策的执行主体,在粮油储备、吞吐、轮换、物流加工以及进出口协调配合等方面都将获得中央政策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