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5 10:52
导语:民以食为天。记者梳理发现,2013年对于食品业来讲,不仅快速扩张,而且在诸多细分领域热点不断。
在这一年,食品业已进入“中国收购”时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趋势不变,且有“蛇吞象”的气魄,不仅在并购数额上再次突破,也开创了寻求海外再次上市融资的新案例。
在这一年,食品行业不断在国际范围内实行“拿来主义”,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还是相关企业在产品经营和营销方面,都在对国内外经验进行借鉴甚至合作。
在这一年,依旧有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食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和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某一国或者某一区域问题。
可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食品行业兼并收购仍将活跃,最为活跃的领域会集中在酒制品、乳制品及休闲食品领域。本期解读2013年食品行业关键词——国际化。
行业并购国际化
今年9月,双汇国际完成了对美国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此项交易价格为4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31亿元),包括史密斯菲尔德的债务在内价值71亿美元。
从交易金额来看,双汇的上述收购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进行的最大规模收购,也打破了去年光明食品集团收购英国维他麦(Weetabix)食品公司近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70亿元)的交易额。
实际上,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波折不断,相关不确定因素让这起收购案充满变数,包括股东反对、美国舆论担忧、其他竞购者加入等;而光明食品的海外并购道路并非一切顺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光明食品此前曾相继与澳大利亚企业CSR的糖类业务、英国联合饼干公司(UnitedBiscuits)等企业传出过收购“绯闻”,但最终未能成功。
但即便如此,国内食品企业海外并购的势头未减,特别是乳企海外收购动作频频。例如,光明乳业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并实现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此外,7月初,伊利集团宣布与美国最大牛奶企业DFA达成战略合作。
分析企业出海并购的原因可以发现,一方面,龙头企业谋求收购国外高端品牌及上游产业链资源,以加强产业链控制及自身竞争力;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以及中国巨大的食品市场让诸多国外企业看到机会;此外,随着政策监管、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众多中小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并购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不久前表示,中国企业借助并购重组获得外延式扩张,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对于海外并购重组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万隆表示,重组对企业有利,对经济的转型和企业的产业升级都非常有用,重组也是决定境外并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不过,海外并购需要大量资金,这就需要取得金融和资本的支持。在双汇并购案中,双汇也是获得了银行财团的贷款,近期双汇国际又与中国银行签订协议以支持海外扩张。
光明食品则另辟蹊径,表示将推广“新莱特模式”——将海外收购的资产在海外上市融资,以继续推进公司的发展和释放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在业内看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借助海外市场融资,解决了资金问题,变输血为造血,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拿来主义”出现
在国际化并购之外,2013年,食品行业还出现国际范围内的 “拿来主义”。在政府层面,国家工信部借鉴海外经验主导国内乳企的兼并重组和市场集中;在企业层面,国内企业学习跨国企业的经验,而跨国企业则落实本土化,并进行渠道下沉。
这一“拿来主义”也表现在“奶粉进药店”方面。由于国外不少国家、中国香港等将药店作为婴幼儿奶粉的重要销售渠道,在官方的促进和企业的配合下,奶粉进入药店目前也在逐步推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拯救国产奶粉的政策。作为组合拳的一部分,紧随其后的则是对洋奶粉的高价格进行反垄断调查,乳业出现“国进外退”的趋势。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被免除处罚。
而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牵头下,伊利、蒙牛、飞鹤等首批6家本土乳企集体向消费者亮出了自己的国产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以抢占被外资奶粉品牌占据主要地位的高端奶粉市场。
实际上,从企业层面来看,诸多食品企业也在产品品类方面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例如,今年麦当劳麦趣饭与麦饭卷的推出,是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后在餐单上首度出现米饭类产品。此外,麦当劳也推出了油条类早餐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本土化步伐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肯德基,麦当劳不得不谋求变革,效仿肯德基进行本土化,主动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食品安全“跨国界”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食品贸易不断扩大,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国际化。
今年1月,瑞典、英国和法国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了马肉,德国也宣布发现疑似此类 “挂牛头卖马肉”情况。随后,“马肉风波”迅速扩张开来,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多个欧洲国家卷入丑闻中。
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恒天然毒奶粉事件,也是一个典型案例。8月,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其症结只是一根食品加工管道未经彻底清洁,这让澳大利亚、中国、沙特阿拉伯等国消费者都受到影响。好在最后证明这次事件只是虚惊一场。
从上述乌龙事件可以看出,虽然只是一家公司一家工厂3个批次产品出现问题,但却涉及到了多个国家市场的客户。
目前,食品生产、加工和消费链条越来越长,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丰富了食品的种类和口味,但同时也伴生了未知的风险。此外,食品企业上下游供应关系复杂,多数产品由无数地区和无数环节拼合而成,这无疑增加了管理的风险和监督的成本。
2013年食品行业部分并购案例
3月初 重啤发布公告,称嘉士伯拟向重啤全体股东发出部分要约收购公告,拟以20元/股的价格要约收购1.465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29%。3月28日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正式召开重组大会,华粮集团将作为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
5月24日 汇源果汁宣布,收购大股东兼主席朱新礼拥有的浓缩果汁、果浆及包装公司汇源产业,作价49.39亿港元,相当于市盈率11倍。6月18日 蒙牛宣布124.6亿港元全购雅士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但11月11日,蒙牛宣布出售4.71亿股雅士利股份。
9月26日 双汇国际完成对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的收购,总耗资71亿美元。12月19日 好时宣布拿下金丝猴80%股权,将支付30.21亿元现金,以及预计承担净债务5.2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