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37
从11月9日至11月29日,贵州茅台(600519.SH)股价急涨了57元,涨幅为34.5%,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从3135点跌至2866点,下跌幅度为8.5%。
在A股动荡之时,持有贵州茅台的投资人获超额收益42%,怎能不羡煞旁人。同时,贵州茅台的总市值也站上2000亿元大关,同为一线名酒的五粮液市值约是1500亿元。
记者注意到,贵州茅台大幅上涨背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未发生变化,而推动股价上涨的因素则是:临近大幅提价的可能。
大幅提价预期
导致市场提价预期四起的原因是:茅台酒的出厂价、一批价已经与终端价格严重拉大。
一线名酒中,贵州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的出厂价分别为499元,509元,619元,流通市场的一批价为970元,650元,600元。
也就是说,目前茅台酒的渠道利润是五粮液3.5倍。有经销商告诉记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上半年开始通胀预期四起,茅台酒的投资品性质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社会囤酒需求急剧增加,一批价由2010年年初的700多元,不断上涨至1000元附近。
2009年12月6日,也就是大约去年的这个时候,贵州茅台宣布提高出厂价:“鉴于产品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贵州茅台酒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13%。”
飞速上涨的一批价与一年一度的出厂价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已经造成目前大笔利润置于流通环节的现状。
申银万国知名食品饮料分析师童驯在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高额渠道利润和政法监管趋严将倒逼茅台上调出厂价,目前茅台经销商赚取暴利,很容易滋生腐败,而股东利益和国家税收利益严重受损,巨大的寻租空间终将适度收敛。”
“茅台至少需要提价20%以上,才能将目前不合理的价差给纠正过来。”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童驯最新对茅台的提价判断也是20—24%之间,即出厂价每瓶上涨100—120元,并由此上调了公司2011年、2012年业绩。
果真如此,贵州茅台将摆脱过去每次提价10%左右的惯例。
据记者了解,目前茅台酒销量大约是1万吨,也就是2000万瓶。假设按照提价20%粗略计算,公司税前将增收20亿元,扣除企业所得税、白酒消费税,大约将增加每股盈利1.53元。
“很多机构就是预判茅台打破往年惯例的提价幅度,才大笔加仓。说得不好听一点,这是一次提价的投机。”上述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
但问题是,大幅提价仅仅是主流机构的预期。
提价再次低于预期?
但贵州茅台似乎每次提价,都弱于市场预期。
即便在2009年年底的提价,市场在当时也判断,提价幅度会在15%以上。
贵州茅台近期举行的一次机构投资者见面会上,茅台高管“超预期”地悉数到场。但就提价问题,表达上仍然显得保守。高管表示:提价当然关键,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稳妥的办法是逐步加价,比如每年10%就好。现在最重要的是放量和减少成本。
按照公司高管的思维方式,提价必然带来税收的上升。目前,茅台的计税价格已经接近五粮液的2倍。显然,提价对公司控制成本也很不利。
不仅是提价,外界的看法与公司也有着对立。贵州茅台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的业绩一直低于主流机构预期。因此,机构一度对贵州茅台很冷淡,而新上市的洋河股份则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盼望的“优秀管理”、“营销”的预期。
贵州茅台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40亿元,同比增长20.9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增长4.00%;每股收益1.34元,同比增长4.00%,远低于业界15%-20%的预期。
至中期,同比增长11%的业绩再次让机构失望。
而三季度,贵州茅台再次拿出了一个让机构失望的财报,中金公司袁霏阳发布点评报告称,“第三季度销售费用出现大幅度提高,同比增加35.3%,令人费解。”
年初至今,主流券商点评贵州茅台的报告标题中充斥着,“疑点重重”、“无奈的茅台”、“大跌眼睛”等失望词语。
现在尚不明晰贵州茅台业绩连续低于预期的真实原因,但经过前几年的扩产之后,茅台酒的产能已经到了释放的时候。
据了解,贵州茅台2010年酒销量在1万吨左右,而产量在2.6万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规律,新生产的酒经过三年左右的储存,加以勾兑就可以销售。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三年后的茅台酒可销量也可以达到2万吨以上,实现翻番。
如果茅台酒的销量迅速攀升,那么目前终端千元以上的价格是否能够维持住,这是个问题。据白酒行业内人士测算,目前不到30000吨的高端白酒市场,正常年度的新增需求估计在2000-2500吨,而茅台一年的新增销量就会是2000—3000吨,连续增长的销量势必会冲击终端价格。
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一个较高的渠道价差,对茅台未来三年的平稳增长有利。
“我们判断公司将会保持渠道的高价差,积极扩大销量。”一位茅台酒的经销商告诉记者。
“如果提价幅度和去年差不多,渠道利润不能体现出来,怎么上去的,就怎么下来吧,这叫做预期落空。”上述公募基金经理坦言说,“都是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