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消费者视野 > 正文

一场关于薯条的战争 跨国公司可能集体反击

2012/5/1 16:28

中国卫生部抢先警告

与屡次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被动不同,此次中国政府部门抢了先,早在今年4月,卫生部就发布公告警告,淀粉类食品在大于120℃的高温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建议公众尽可能避免连续长时间或高温烹饪淀粉类食品,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以减少丙烯酰胺的摄入。

卫生部在该份报告中也称,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的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也发现,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会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并伴随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等末梢神经病。

以往苏丹红、特富龙等多次食品安全事件,均由国外发端,再进入中国,致使国内公众抨击政府部门反应缓慢。

这一次,中国政府反应灵敏。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邬建平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和问题层出不穷,启示很多,从最初的稍有风吹草动就引起恐慌、草木皆兵到现在消费者更加理性、情绪更加平和,这说明,一方面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更加负责,另一方面企业更加灵活应对危机。

公共卫生系统在逐步健全监测网络。而该份报告正是出自于此。

国家卫生部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监测结果显示,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品,如油炸薯片和油炸薯条等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较高,其中薯类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平均含量高出谷类油炸食品4倍。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尚未决定是否要求该类食品做出标识。邬建平副司长对此表示需要进一步研究观测。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称,“到现在为止未接到关于薯片薯条含致癌物质或者对麦当劳等快餐企业的投诉”,他表示,各国的法律适用不同,卫生标准也不一样,我国的卫生标准还未就这样的细节做出规定。如果有明确或强制性的规定如要求企业标识任何有害物质,在我国才可能上升到违规的高度。

监管“丙烯酰胺”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一些国家尚无针对此项物质的安全标准。

中国烹饪协会负责人边疆对本报记者说,国家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标准是有强制性规定的。但对于成品的物质成分,规定没有那么多那么细。而要对每种物质是否安全做出规定,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比如烹饪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如何界定,是很复杂的问题。

这一点——标准细则制订——恰是此案交锋的焦点。美国加州环境和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发言人Allan Hirsch也透露,政府机构正准备就该化学物质建立安全标准。对于此次事件,该办公室提出了一些妥协的可能,“有两个办法可能行得通:一个是就何时需要警告标识,由机构制定详细规则。二是如果快餐店和食品公司同意将丙烯酰胺含量降到最低和最可行的水平,他们将免于被要求贴上警告标识。”

美国加州检察院新闻发言人特里萨表示,如果胜诉,将与公司就包装上的警告标识尺寸进行讨论。她还强调,检察院并不希望(警告标识)造成恐慌或者被过分夸大,“希望是简单有效的,并且针对每种产品灵活处理”。

在本报记者截稿时,肯德基所属的百盛(中国)发来一份声明表示,“如果当地政府修改有关法规,我们会遵照新规定,修改企业标准。与此同时我们会密切关注丙烯酰胺问题的进展。”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
Baidu
map